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服務“六穩”“六?!边M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關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
推進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持續動態優化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合理降低或取消部分準入類職業資格考試工作年限要求。
完善適應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政策措施,推動放開在就業地參加社會保險的戶籍限制,加快推進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擴大工傷保險覆蓋面,維護靈活就業人員合法權益。
推進實施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優化交通、水利、能源等領域重大投資項目審批流程。
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持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完善全國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
進一步精簡整合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涉及的行政許可、技術審查、中介服務、市政公用服務等事項。支持各地區結合實際提高工程建設項目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辦理限額,對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實行“清單制+告知承諾制”審批。
研究制定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審批管理制度性文件,建立健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監督管理機制,加強全過程審批行為和時間管理,規范預先審查、施工圖審查等環節,防止體外循環。
《意見》提出了七個方面政策措施:
一是進一步推動優化就業環境。梳理壓減準入類職業資格數量,持續動態優化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建立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落實和完善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返鄉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的支持政策。完善適應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政策措施。
二是進一步推動減輕市場主體負擔。精簡享受稅費優惠政策的辦理流程和手續。提升金融、社保等惠企政策覆蓋度、精準性和有效性。從嚴查處行政機關為特定中介機構壟斷服務設定隱性壁壘等違規行為。規范改進認證服務。優化涉企審批服務,大力推進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
三是進一步推動擴大有效投資。持續提高投資審批效率,簡化、整合投資項目報建手續,推進實施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加強全過程審批行為和時間管理,規范預先審查、施工圖審查等環節。
四是進一步推動激發消費潛力。著力打破行業壟斷和地方保護,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清理違規設置的二手車遷入限制。對市場急需、消費需求大的新技術新產品,優先適用國家標準制定快速程序。加快推進內外貿產品“同線同標同質”。
五是進一步推動穩外貿穩外資。持續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完善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進進出口商品檢驗監管模式改革。清理規范口岸收費,減并港口收費項目,實行口岸收費項目目錄清單制度。
六是進一步推動優化民生服務。推進公辦養老機構公建民營改革。運用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困難群眾主動發現和動態調整機制。實施證明事項清單管理制度。推動更多服務事項“跨省通辦”。
七是進一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堅持放管結合、并重,把有效監管作為簡政放權的必要保障。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互聯網+監管”等方式,實施更加精準更加有效的監管。嚴格規范行政執法,推動建立規范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